广西钦州:“山海岛城”焕新颜 乡民“钱袋子”鼓起来
央广网钦州11月21日音讯(记者梁瑜琳 实习记者李姝岑)近来,记者跟从“壮美广西·打卡魅力四射新八桂”文旅交融主题采访团走进钦州市龙门港镇,看望其在开展海洋经济、打造特征文旅等方面的立异实践。
龙门港镇是钦州市茅尾海出海口,盛产青蟹、对虾、大蚝、石斑鱼等闻名海产品,一起坐落平陆运河与龙门大桥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胜。当地依托龙门大桥、龙门群岛、平陆运河入海口等资源优势,做活文旅业态,盘活优势资源,筑牢项目支撑,打造一批沿海文明旅行项目,带领大众走出一条农文旅交融开展的致富路。
在龙门港镇,一幅幅生动的墙绘和独具渔家风情的簸箕画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钦南区龙门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可明介绍,该镇的墙绘长廊约1.2公里,交融了《哪吒》文明元素与推陈出新内容,引导大众建立文明新风。东村的簸箕画由乡民与本乡演员一起创造,使用渔民日用品作为载体,既保留了渔家回忆,又成了共同的“网红打卡点”,带动东村成为“文明体会村”。
“现在咱们的日子环境变美了,也热闹了。原先光溜溜的墙面现在成为艺术展现区,老街‘修旧如旧’,锦鲤广场、青云梯成为游客和居民同享的‘打卡地’。”在东村清风亭前,龙门港镇东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廖崇兴慨叹道,游客一波接一波地来,乡民卖起了鱼干、虾米,有的还开起了民宿,收入也增加了。
文旅交融的开展盈利正惠及当地大众。据统计,本年龙门港镇渔家乐、民宿订单同比增加300%,鱼干、虾米等特征农产品销售额超200万元。全镇海水饲养总面积达1.67万亩,总产值约2.6亿元,文旅交融推动部分渔民从“靠海吃海”向“靠海兴旅”转型。
作为“蚝乡”,龙门港镇还大力推动传统蚝排转型晋级。黄可明介绍,该镇全面推广新式抗风波蚝排,选用优质HDPE质料,具有可回收、耐性强、耐腐蚀等优势,抗风波才能显着提高,大大降低了饲养本钱,增强了工业抗危险才能。到现在,已完结196组新式蚝排和20组鱼排拼装下海,以及约30亩综合区渠道搭设,为蚝工业注入新生机。
跟着龙门大桥建成通车平和陆运河的建造,龙门港镇迎来了开展机会。谈及未来规划,黄可明指出,龙门港镇将以建造“生态美、日子美、出产美”的和美海岛为方针,体系构建“一村一景、一路一特征”的开展格式,活跃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建造,带领大众走出一条农文旅交融开展的致富路。现在,游客集散中心、文明展厅、主题民宿等配套设备正快速推动,打造构成多元化、高水平的旅行业态。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