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餐食市场发展概况(附160页报告)
◆ 过去5年,新冠疫情给餐饮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中国餐饮行业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变革能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餐饮营收规模自2019-2023年的5年年复合
增长率依然为正,在9.1%,其中2021与2023年,均实现较上一年的双位数增长,分别为18.6%和20.4%,2023年正式迈入5万亿时代。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前11个月的数
◆ 餐饮行业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从餐饮在整个消费大盘中占据的生态位来看,餐饮占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在持续增长,已成为中国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
◆ 数据显示,餐饮业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一直维持在10%以上水平,而粮油餐饮或鞋服日用品的消费占比为5%,凸显了餐饮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从餐饮门店数量来看,在2020年疫情爆发导致餐饮“闭店潮”的背景下,2021年中式餐饮门店规模有所回暖。2022年疫情的反复,制约了消费复苏,全国餐饮门店数量较2021年减
少了7.3%,降至605.9万家。2023年消费者生活逐步回到正常状态,虽然国民经济增长仍略显疲软,但文旅、娱乐、餐饮均逐步回暖,至2023年末,中式餐饮门店数量已回归到2020
年的600万+家。2024年,中式餐饮门店数量进一步增长,至616万家。
◆ 从需求角度来看,在经济发展形势充满不确定的周期中,大众消费对价格变得敏感,但花了钱的人餐饮质量和体验的需求依旧强烈,“吃得好”、“吃得精”成为最显著的消费需求。与此
同时,中式餐饮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家乡味道和文化认同的情感需求,年轻一代对中式餐饮的偏爱度也有所提升。
◆ 从供给角度来看,餐饮行业的快速复苏、供应链和标准化体系的日趋成熟以及多元发展的地方菜系都逐步推动了中式餐饮门店的增加。
◆ 同时,餐饮品牌从上一个阶段注重追求门店数规模转向看重店铺质量,注重小规模且精致、富有特色的店铺策略,已成为餐饮企业在当前周期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 细分品类方面,中式正餐门店在2021年出现减少态势,但随后也涌现出一批以顺德鱼生、宁波甬帮菜、普洱马帮菜等为代表的细分玩家,2024年全国范围总计有139.5万家中式正餐的门店,同比增长5.7%。中式快餐凭借其便捷、高效的优势,门店数一度接近400万家,但由于中式快餐投资门槛较低,在后疫情时代,其并未迎来预期的复苏和反弹,
2024年全国中式快餐门店数量仅为326.7万家。主营火锅、烧烤、酸菜鱼、小龙虾等单品的中式特色餐饮近三年的门店数量呈现稳健的增长态势,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已经接近150万家。
◆ 2023年10月,炸串头部品牌夸父炸串完成B轮3.5亿元融资,紧接着11月,主打“社区央厨”定位的火锅烧烤预制菜食材超市锅圈成功上市,成为“在家吃饭”第一股。2024年12月20日,新徽菜头部品牌、“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引领者”小菜园正式登录港交所。以高知名度的头部品牌和正处于品类红利期的新锐玩家冲刺长期资金市场的案例不在少数。
◆ 从汇总的获得融资的事件中显而易见,快餐赛道如粉/面、米饭快餐和炸物炸串被投资的更多。其原因是快餐主打性价比、店铺规模小、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利于日后和规模化扩张,是本轮周期下被投餐企一大特点。
◆ 近年来,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15%,提高到2023年的21%,预计2024年连锁化率将达22%,预示着中国餐饮进一步向“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连锁化率的稳步提升归因于:首先,随着行业进入成熟期,花了钱的人品质和体验的要求逐步的提升,连锁餐饮企业凭借在食品安全、运营效率和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能更大程度上满足消费需求,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良币驱逐劣币,推动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其次,在疫情冲击下,品牌连锁直营门店经营成本高、管理成本高、金钱上的压力大,前店规模瓶颈限制供应链效能发挥等痛点开始暴露,纷纷选择协作面更大、资金成本压力更小、发展速度更快的加盟模式,如老乡鸡、太二酸菜鱼、海底捞、珮姐重庆火锅、瑞幸咖啡、喜茶、奈雪的茶等直营品牌先后开放加盟。
◆ 按典型细分品类,美团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各餐饮品类的连锁化率在过去几年均有提升,其中小吃快餐连锁化率最高,2023年达25%,火锅品牌次之,为24%,八大菜系品类连锁化率达到21%。从增长维度来看,近三年中式正餐的连锁化率提升最快,烧烤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