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吃粤菜了?(内有菜谱!)|三明治_菜品展示_小9直播平台足球官网苹果-下载安装
当前位置: 首页 > 菜品展示

你有多久没吃粤菜了?(内有菜谱!)|三明治

2024-01-15 - 菜品展示

  按照广州人的习俗,粥可以冷着喝,汤,一定要热着喝,而且还是很烫很烫那种。而汤,又分滚汤和煲汤。滚汤,材料大多都偏凉性,例如菜汤,鱼汤,材料放进去烧开,粤语我们说滚了,就是水开了的意思,所以滚烫大多都很快捷,只要提前腌好一些肉片,放进汤里一焯,就为了添加点肉味,然后放青菜,一道滚汤就好了。至于鱼汤,我很喜欢广州的“豆腐鱼”全身特别特别软,就像豆腐一样,当然,也要放点豆腐,姜,还有香菜,最后加点麻油和鱼露,就搞定。

  因为我妈妈是潮州人缘故,我家习惯放鱼露。潮州人的饮食习俗其实更偏向东南亚,什么都要放鱼露。因此我做菜也养成了放鱼露的习惯。小时候不喜欢鱼露,觉得好难闻。直到有一次我妈不小心打翻了一瓶鱼露,味道弥漫在房间里久久不能散去。等散去了,我就开始喜欢鱼露了。炒菜时,我也喜欢加几滴鱼露,提味。

  至于煲汤,这是一种学问。药材如何和不同的肉搭配,抱歉,我虽然是广州土著,但我始终没学来。因此,只要广东人的家里,一定大包小包煲汤的材料。现在讲究健康,以前的老火靓汤,都要煮个天昏地暗。我妈是外来媳妇,所以我家的煲汤其实带着一点滚汤的意思,不会超过一小时,但也足够好喝。

  喝汤时,用搪瓷勺子,一口一口地舀,慢慢放进嘴里。喝汤的碗也是有讲究的,一定不可以用不锈钢啊,这可成什么体统啊?!!!不锈钢的味道会打散汤的香味,所以也要用搪瓷碗。因为汤要热着喝,而嘴巴又特别想喝,所以心一定不可以急,头脑只能想着汤,喝一碗汤,简直就成了冥想的境界了!我最喜欢的煲汤包括:鸡脚冬菇花生汤,猪肺汤,霸王花汤,猪脚汤,胡椒猪肚酸菜汤。

  只可惜,我真的很不会倒腾这些食材,例如鸡脚,我喜欢吃,自己买来做我就会觉得下不了手。这边的物资匮乏,超市虽有霸王花卖,但我总觉得好不容易买来弄一顿,就觉得很不爽,所以从来没买过。猪肚就更不用说了,需要很多处理。我这样一个大懒人,只好放弃。但我肯定是馋汤的,我的胃里有一格是专门装汤的。馋的时候,就煲最简单的白萝卜猪骨汤,小朋友竟然也很爱喝。

  话说,这个炖汤,比煲汤更讲究,毕竟煲汤,只要一个煲就可以了,瓦煲,电饭煲,不锈钢煲,都可以。但炖汤,其实在粤语里叫炖品,这可一定要找一个炖盅,放在水上炖个几小时,从炖盅里倒出来,又或者直接从炖盅里舀出来喝,这才叫正宗炖品。我坐月子时,我妈专门从广州带过来一个炖盅给我,就为了给我炖补品。

  对的,要说煲汤已经够养生,够“补”了,但炖品就更补了,因为放进去的食材“非富则贵”,例如燕窝,例如花胶,例如人参竹丝鸡,总之,炖品的原则就是,把最好的食材,以最原汁原味的姿态放进炖盅,靠着几小时水沸腾起来的热气把食材最精华的部分带出来。所以炖品里的东西,全都是软绵绵的,就连花胶,即鱼肚,本来非常挑战牙力的东西,在炖盅里也乖乖服软,最后成品,口感会像化了的口香糖。

  在广州的生活文化里,老火靓汤可以是对家人表达的一种关心,也可以是主人好客的表现,例如说,得闲上来饮啖汤啦!但炖品,尤其在家里做的炖品,绝对绝对只会留给家里最重要的人喝。就好像港产片里,主人回家,伺候的保姆肯定会拿出一盅炖燕窝上来。

  长身体的青春期,吃饭都要来个一两碗米饭,一碗汤,父母们都相信,孩子多吃点,才有力气学习。经历过物资缺乏,肚不饱饥的年代,老一辈都相信,吃得多吃得饱,才是富足,才有福气有食神。食物是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让食物好吃,变化多样,是锦上添花的现代人才拥有了的机会。听我母亲说她小时候常吃地瓜,广东人习惯叫番薯。以至于她现在都不喜欢吃番薯粥,那似乎是一种贫穷时代的童年创伤记忆,吃怕了。试着想想,每天都只能吃到自己不爱吃的食物,那种心情是如何的?时代让人产生了变化,我们已不习惯艰苦的生活。每天早中晚三餐,人们已经从吃不饱到常常把减肥挂在嘴边。时至今日,广东甜品中仍有一道番薯糖水,也许“糖水”是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提醒人们,生活已不再充满苦难。

  广东的早茶异常丰富,点心闻名四海。一顿点心可以是早餐,也可以是午餐、晚餐甚至是宵夜,有开到很晚的茶楼(以前是没有这样的营业时间的)。那早茶中有一辆卖甜品的小车,在我常常早起跟阿婆去茶楼喝早茶的记忆中,那西瓜上插着小伞的甜点,是儿时最吸引我的点心之一。那辆专门卖糖水瓜果的餐车上,大部分点心都会插上一把小伞,像是告诉人们,夏天很热,你可以来这把小伞下乘凉,享受短暂的甜蜜片刻。

  凉粉也是在那辆小推车上必须要有的,以前也是常见的。黑黑的凉粉切成小方块,乘上一碗,浇上糖浆,夏天吃起来,那是一个高兴和满足,俗话说透心凉,就是这种感觉!还有那个大大的椭圆形西瓜,四分之一被切开了个盖子,立起摆放。瓜盖切成了三角齿花边状,打开盖子,里面是都切成了方形的西瓜块,你若是点这一份西瓜甜点,能吃到冰凉的西瓜之余,拿到那把纸做的中国风小伞才是王道,吃一口,看一眼小伞,心里开满了花。

  还有那雪白的圆乎乎的糯米糍,上面洒满了椰丝碎,对于我来说,最正宗的馅料就是莲蓉/红豆馅的,吃一口软糯的厚薄适中的糯米皮,咬进那又甜又细腻的莲蓉红豆,闭上眼睛,享受那一口软绵的口感,这是广东人在务实中埋藏的温柔,这一面,只有你吃过广东甜点才能体会到。广式甜品,总是清爽冰冻,细腻又有料,包你吃过不会后悔。

  就如著名的奶黄包/流沙包一样,甜香四溢,细腻柔滑,外面是软乎乎的包子,里面是流入你心的奶黄,第一口你已经被它收服。

  接地气的我们,在夜以继日的劳动中,也试图创造出甜蜜的抚慰。如果老火汤炖汤是粤菜的精华,那么广式甜品便是你翻到菜单最后几页必不可少的内容,吃过它,广府之行才圆满。

  而家里,我只记得小时候过年过节就会有人送外公他们自己做好的年糕,啡红色的蒸一大盘,那是吃过最好吃最怀念的年糕。与江浙一带白白的斯文年糕不同,我们的年糕用糯米粉、粘米粉、片糖(黄褐色)、花生油做成,色泽光亮,像莲蓉的颜色,以至于我一直以为那是莲蓉做成的年糕。其实那是片糖的颜色。外公会放到炒菜的大锅里,放上清水,架上蒸架,把年糕放入后水滚再蒸上十来分钟,出锅的时候冒着热气,揭开锅水蒸气蔓延了厨房。稍微放凉用刀切成长方片片便可开吃。还可以煎着吃,蒸好后再煎一下,那又是不同的口感,感觉更丰富,外脆里软。那一口甜,也很多年没有吃到过。去年过年从家附近的一家甜品店预约买了一板真空包装的,却放到了过期好多天,遗忘在了柜子角落。

  现在不知为何每次说到家乡的菜肴,“苦瓜”两字总是一秒出现在我脑海里,不用思考,自己便蹦跶出来。这可不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一种瓜果,那苦的滋味,不爱的人就像不吃榴莲一样,那是碰都不想碰。

  于我而言,这道菜似乎就在我的灵魂里。土生土长的南方沿海客家人,被这一方水土喂养长大。不知我吃了多少口故乡母亲的酿苦瓜才长到了今日这个岁数?

  “属于‘东江酿三宝’(客家酿三宝),是将酿苦瓜、酿辣椒和酿茄子集于一盘,色泽各异,形态美观,味道独特。酿菜是客家常见的烹饪方法,有酿豆腐、酿茄子、酿苦瓜等。

  据说客家人早期多居住在山高水冷的地区,气候潮湿多雾,所以饮食上养成宜温热,忌寒冷的特点。蒸好的酿苦瓜,咸鲜脆嫩,清淡爽口,汤纯肉鲜无杂味,浓浓的苦瓜香气四溢诱人,清爽鲜香。不但解毒清热明目,败火开胃有营养,而且由于是蒸菜,吃了还暖胃宜气哦。”

  据我所知,酿三宝是苦瓜,茄子,豆腐三样素菜。加以不同的肉馅,煮,煎,闷。佐以适量盐,酱油,油。出锅配米饭,素荤搭配,满足疲惫的归家灵魂。

  这既然是我妈的拿手硬菜,自然是在外面上学回家,家里聚餐,都会经常做的。但是这道菜在春节却从不出现,大概是跟苦字相关,人们不想让这苦字出现在对未来生活的愿景里。还有另一个原因:过年大鱼大肉各种大菜都吃不过来,怎能排上这平常的酿苦瓜呢?

  这道东江名菜对我们本地人来说,很“家常”,又很适合多人一起品尝,因为通常一做一大锅。我妈都用煲汤的大瓦煲来做这道菜,做一次可以吃个两三回。上了点儿年纪的人都说,隔夜的酿苦瓜才最是好吃。过了一夜冰箱保存后,次日再煮,苦瓜已变成深橄榄绿色,软嫩如泥,入口味香浓郁,经过一夜的储藏,把苦瓜最精华的味道和肉馅的鲜美融合一体,吃进口,那是生活的滋味,千百咸香,都在嘴里。

  鲜鱼肉(我母亲一般用塘鲺,她说新鲜鱼肉去骨都可,无鱼肉也可用鲜虾肉代替)

  全部均匀搅拌。家里一般自己用刀剁肉馅我妈说那样才好吃。这两年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叫她都用搅拌机,不用那么辛苦。

  馅料准备好后,把洗净切段的苦瓜挖空,苦瓜囊备用。把馅料填到苦瓜洞里,全部弄好后,放一口瓦锅里(没有也可以用其他锅),把苦瓜囊放入,加入大半清水,焖煮一小时就可以上菜。

  吃一口妈妈牌酿苦瓜,才是心中认可的酿苦瓜的味道。有些人家喜在馅料中加入苋菜,也是一种做法。采访了一下老妈,问这道酿苦瓜是何时开始有?她的童年是否也有酿苦瓜的存在?

  我生病的时候,最想喝粥。我妈是潮州人,潮州的粥和广州的不一样,广州的很绵,米都煮化了。潮州的粥里,米都还是一粒粒能看到的,而且还会配很多腌制小菜,例如腌咸橄榄,这是每一户潮州人家里都必备的。但我感受到潮州糜的真正吃法,是在新加坡,毕竟我很少回潮州嘛。在新加坡的卖粥小摊,面前会摆着几十样小菜,卤水豆腐,卤水蛋,卤水鸭(新加坡没有鹅),卤水腐竹,冻鱼,蒸鱼,炒青菜,咸蛋。连我妈这样正宗的潮州人,来新加坡看我时也说,她在新加坡找到小时候的味道。

  小时候嘛,总是看香港的翡翠台。翡翠台有一档节目,是一位叫方太的中年妇女教煮餸(做菜)。每次都听里面的食谱说,糖一茶匙,盐一茶匙,豉油两茶匙。早已没有印象教了些什么菜,只是这计量的台词,深深印在童年的记忆里。作为儿童的我觉着这“茶匙”好洋气,好精准,原来做饭还需要这样算量,像做化学实验一样。妈妈做饭哪有什么茶匙,都是用感官来量度的。几十年如一日地做饭做菜给家人吃,早就练就了金晶火眼,手便是秤砣,眼就是计量器。水蒸气蒸着,油烟滚着,听见呲啦呲啦的食物接触到被烧得滚烫的油声。再来一小勺盐巴,撒点酱油,来点鸡粉,很多时候连酱油都不需要,一道炒青菜就冒着热气上桌。

  母亲做菜用的调料不多,十个手指可以数完,盐,酱油,油,鸡粉,蚝油,腐乳/南乳,白胡椒,这些就是最基础的,竟也把不同的菜肴做出了不同的滋味。再多说的话,便是广东常用的豆豉、客家黄酒等增鲜提味去腥的法宝。这种简单的烹饪方式,就显示了广东人的饮食上的习惯,不重口,通常很注重食材的新鲜程度,还有点养生的意思。比如白切鸡,必须要是新鲜走地鸡,往往是那顿饭前,去市场或自家现宰的鸡。说起这个,真是罪过,广东人大概是全国吃鸡最多的省份。产妇坐月子,客家人必须让孕妇吃上的是黄酒鸡,一大埕黄酒在孕期间就已经托人酿造。这些年坐月子越来越科学,年轻人可能都渐渐学会了现代的吃法,黄酒鸡这道大补菜可能哪一天就要从月子里消失掉,但是不妨碍它变成家常菜,出现在我们辛劳一天后的餐桌上。

  在广州人的生活中,鸡真的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生活,我们大家可以没有猪肉,牛肉,但一定不可以没有鸡!在鸡上面,我们绝对是认真的。而且多年吃鸡,吃好鸡,已经练就了我们刁钻以及非常高水准的口味,好鸡,是一定要有鸡味的,皮要清香,不油腻。肉,绝对要白切,这才能体现其香味和新鲜。所以,请不要随便拿一只鸡来忽悠广州人,你真的忽悠不起啊!

  我觉得,一只鸡,要是能死在广州人的手上,这绝对是这只鸡最高的荣誉啊,应该给这只鸡颁发荣誉证书啊!

  但也是我们那么眼中那么高尚而伟大的鸡,我们形容性工作者时,就会说“她是一只鸡”。男性工作者,则是“他是一只鸭”。

  或者,食色,性也。就像在新加坡的geylang,那里是食肆,寺庙,寺,红灯区并排的区域,安慰肚子,身体和精神的,其实最终殊途同归?

  昨晚临睡前想到了一样广州的菜,这道菜我之前每次回家都想吃,但总碰不上季节,所以每次都遗憾而归。这是柚子皮鱼肠煲。做法是一定要拿广东产的沙田柚子的皮,而不是蜜柚的皮,因为沙田柚的皮够厚,把外层黄色的皮削掉,剩下里面厚厚的白白的皮肉,出水,去苦涩的味道,然后和鱼肠一起煮。

  这道菜难做因为沙田柚只有秋天才上市,而处理鱼肠很麻烦,但非常非常好吃!柚子皮吸收了鱼的香味,还有煲里面的汁,而且煮烂了以后,柚子皮的质感就是绵绵的,还带着柚子的香气。

  啊,写着写着就觉得好饿啊!而这道菜,应该只有广州才有。这也是我在国外很少吃点心的原因,甚至粤菜也很少吃。因为国外的点心,来来去去都那么几种,没意思,粤菜就更不用说了,粤菜的精华就是食材的新鲜,所以我们不用太多酱料,只有一点点,彰显食材新鲜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