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AI炒菜机器人“食”力赋能后厨——专访橡鹿科技联合发起人杨建成
2024年,当新质生产力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疑成为全国两会最火的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用先进前沿的科学技术促进各行各业生产率提升,具体的抓手有人工智能、高端算力和算法、高端芯片等。
在“人工智能+”方面,人工智能炒菜机器人在我国餐饮业的应用潜力巨大,如何培育释放新质生产力,让更多人充分享受到数智红利?《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专访了专注于提升餐饮供给质量的硬科技公司——橡鹿科技的联合发起人杨建成。
《小康》·中国小康网: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 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强调,中央企业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深入推动产业焕新,加快布局和发展AI产业。橡鹿科技在深入推动产业焕新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杨建成:众所周知,中餐烹饪以其复杂的工艺和丰富的口味著称,但这也使得后厨工作变得繁琐和重复。长期以来,厨师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手艺,在炉火前辛勤耕耘,为广大购买的人带来一道道美味佳肴。然而,随着原材料、人力、房租成本的不断上涨,餐饮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如何在保证菜品新鲜现炒的同时,减少相关成本、提高效率,成为摆在餐饮门店面前的一大难题。
AI炒菜机器人的出现帮助餐厅经营者破解了这一难题。如今,部分先进的AI炒菜机器人已能完全复刻中餐烹饪过程中的“锅气”与大厨的口味。橡鹿科技研发的美膳狮,将AI技术运用于烹饪的温度控制当中,其自研的AI控温功能能根据食材克重、起始锅温的不同,自适应烹饪所需要最佳温度、时间和转速,它正通过深度学习一直在优化烹饪工艺,确保每一道菜品都能达到“大厨水准”。
AI炒菜机器人促进餐饮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主要因其实现了“消费者、厨师和餐厅运营者”三者的利益共赢——减轻了厨师的负荷,破解连锁餐饮每个门店菜品品质不一致难题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另外还保证了消费者强烈呼吁的新鲜现炒。
大厨只需要负责把炒菜的“灵魂”注入,AI炒菜机器人来实现躯体动作,解决重复劳动的部分,这不仅提高了出餐效率,还降低了大大缓解了厨师因长期站立引发的静脉曲张、烫伤等职业病。AI炒菜机器人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后厨菜品的局限性和人力资源的限制,使得餐饮门店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AI炒菜机器人的引入也降低了餐饮行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为餐饮门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小康》·中国小康网:从数据分析来看,中国厨师的缺口持续扩大。人社部发布的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厨师连续三年登榜。炒菜机器人如何帮助包括酒店在内的餐饮业降低用工难度?
杨建成:目前AI炒菜机器人扮演的是“AI大厨助手”的角色,大厨一定要做好菜谱的研发和创意,AI炒菜机器人就能实现躯体动作,把大厨的想法复刻出来。
2023年中国餐饮总规模接近突破5万亿,餐饮行业的经营主体数量已超过600万家,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攀升,厨师等职业的年龄代际问题日渐凸显,成为餐饮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与外卖员平均岁数仅为25岁相比,厨师的平均岁数接近40岁,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对厨师行业产生了抵触情绪,这是怎么回事?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对培养周期长,工作环境恶劣的工种兴趣越来越低。所以AI炒菜机器人并不是取代厨师,相反它能够更好的降低厨师的准入门槛,减轻厨师的工作强度,让厨师职业更体面,从而让更多的人加入厨师的行业。
美膳狮目前全中国有1500家门店,3000名极客厨师在用。主要覆盖餐饮、酒店、企业大型食堂、养老机构等。同时,因AI炒菜机器人破解了海外中餐厅招工难的难题,目前它也迅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美国等多个国家落地。
《小康》·中国小康网:机器人是硬科技赛道,靠产品驱动增长,因此对产研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橡鹿科技在炒菜机器人的研发中已投入过亿元,美膳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哪里?
第一,“锅气”,也就是口味。炒菜最核心的是火候变化(温度曲线)和投放调味料时机的精妙结合。为什么每个厨师能做到“千人千味”?中餐中,炒同样的菜,同一个人,味道都会有所差异;同样投料的时间、顺序不一致,味道肯定不同。滑炒、爆炒、熘炒、热锅热油,火候不一致,也会造成味道差异。
所以对于一台机器来说,最重要的也是实现“火候”变化和投放调味料时机与分量的结合。而美膳狮就是完整记录大师炒制流程。把中餐中所有的步骤,化为秒、克、度、转/秒等物理组合,并将大师的炒制过程作为菜谱程序导入机器人大脑,做到餐餐、道道菜都是按照最高标准的厨艺进行炒制,保证口感始终如一。
为了完全复刻大厨口味,美膳狮通过AI控温、稳压技术、立体式传感器、高科技锅体做到26秒升温300度,这样机器人炒制的菜品和大厨一样有“锅气”。
为了让AI炒菜机器人能完全复刻大厨口味,我们将前沿AI技术运用于烹饪过程温度控制当中。自研了AI控温,它能根据食材克重、起始锅温的不同,自适应烹饪所需要最佳温度、时间和转速,目前它正通过深度学习一直在优化烹饪工艺,确保每一道菜品都好吃。
第二,稳定性。我们大家都知道,AI炒菜机器人对于餐厅是至关重要的生产工具,炒菜机停工了,餐厅就要歇业,所以餐厅对AI炒菜机器人的故障率水平要求非常高,甚至超过汽车工业,而美膳狮能做到较高水准的稳定性。
第三,完善的交付售后系统。目前我们的售后已在全国数十个备件仓库,包括北京、上海、重庆等,用网络式的服务为用户筑起保障的安全墙。
杨建成:一是消费的人要新鲜现炒,二是餐饮业需要减少相关成本,如果是连锁的话每家门店品质还需要有一致性,三是厨师工作需要更加体面,且以上条件并不是满意一个即可,而是需要所有兼得,目前看AI炒菜机器人较好地满足了这一点。
另外,餐饮经营有五环节:人-机-料-法-环,有厂家、运营、门店、厨师、服务与供应链各要素。传统餐饮业以上餐厅运营环节并没有被打通,甚至有的环节是断裂的,影响了餐饮商家的效率。AI炒菜机器人的角色是要做到上下兼容,构建完整的端到端的后厨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助力餐饮公司实现智能化、在线化。
所以,美膳狮自主研发风声系统,能实现对单店炒制数量、炒制任务、炒制成功率的数据查询;能帮助餐饮品牌观测实现受欢迎菜谱,门店炒制情况;还能对机器设备状态,设备故障等进行预警和维修处置。帮助厂家、运营、门店、厨师、服务与供应链各要素之间,进行无缝串联。
比如以往用户在线下点单后,是由收银员打票传递至厨师处,然后厨师进行炒制,假如慢慢的出现高峰时期的爆单,人的传递和炒制必然会影响出餐效率。使用智能炒菜机器人的好处是,在客户下单的那一瞬间,机器就收到了炒制指令并开始自动炒制,节省了人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效率。
再比如采购环节,以往采购原材料的多少,是根据大厨的经验来判断,易产生原材料采购不足或过多。碰上不诚信的情况,也容易滋生猫腻,但有了智能炒菜机器人后,每日炒制的份数都会有清晰的记录,根据这个数据商家就能做到科学采购,精准采购,极大地避免了浪费。
杨建成:从消费体验出发,客人到酒店餐厅用餐的环节涉及多个平台系统。在酒店餐厅的运作中,有的关键环节系统是割裂的,这就造成了餐厅整体效率难以提升。而美膳狮可实现用户下单即可开始炒制,减少了打票传单环节的信息缺漏影响客户体验。而当慢慢的变多的行为被量化和记录后,酒店能清楚地看到每个菜品所耗费的原材料、出餐的份数甚至是用电量,这一些数据最终能帮助酒店避免食材浪费以及腐败滋生,提高了采购的精准性和效率,避免了在采购过程中的争议。
此外,我们用“智能早餐柜”帮助经济型酒店解决早餐问题。酒店餐饮中,早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据OTA平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无早餐酒店规模约30万家,大多分布在在经济型酒店。这些酒店由于没足够的物理空间、餐饮经营证照难办理或管理成本高等因素,没办法提供早餐服务。为此,我们自研了一款智能美食柜——“飞吃”,含有冷储货柜、加热设备和先进的数字化零售管理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一键扫码、一键加热就可以获得丰富美食,为住客提供了“健康、美味、便捷”的早餐解决方案。消费者通过你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并通过手机扫码取餐后,智能设备将自动加热食品,住客即可得到“有温度”的便捷早餐。
杨建成:我们把人类的饮食结构分为:“Ready to eat”、“Ready to heat”、“Ready to cook”三种。结合当下人们的饮食方式,我们大家都认为消费者既有方便、便捷的Ready to heat需求,又有新鲜、现炒的Ready to cook的需求。如果把预制菜定义为“Ready to heat”,它至今已有百年之久,从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冷冻机在美国试制成功后就有了预制菜。
除了方便、便捷,消费者对于新鲜、现炒的呼声也慢慢变得高,人们对饮食回归到人类最基础、朴素的新鲜、现炒的渴望。所以,本质上,预制菜是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快速、省时的需求,而新鲜现炒满足品质更好、更健康的需求。
我们不妨来从美国和日本的饮食结构发展的轨迹:按照日本和美国人均家庭收入来看,人均收入最低的15%的家庭绝大多数都是所有的日常饮食全自己做了,也就是从“买菜—洗菜—切菜—炒—洗碗”,整个全流程都人。对于顶级的1%的家庭,是相同,他有自己农场,自己雇佣园丁种菜,有私人厨师去洗菜—切菜—炒菜—然后做好,摆好,也是人工全流程。中间的84%的人群则会被我们说的“Ready to heat”和“Ready to cook”平分天下。
杨建成:“Live Better with Robots!”希望Robots的技术突破能为大家的生活带来幸福感。比如在南昌的光明社区,我们AI炒菜机器人正在帮助老年人实现吃得“新鲜现炒”“价格实惠”“营养健康”兼得,如果我们能为老年人,能为更多人“吃得更好”做出些贡献,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