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食堂的“爆款网红菜”
“终于吃到了‘网红’青团!”配上图片,点击发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写下这样一条朋友圈,加入了校园食堂“打卡”的大队伍。
在清明节前夕,人民大学北区食堂制作的青团再次“火了”,平均每天就能卖出2000个。在网络上,来自校内外的网友纷纷转发、评论相关消息,直言“想吃”。3月26日,人大还推出了青团礼盒套装,在线上线下一起售卖。
事实上,青团不是人大食堂制作的唯一“网红菜”。同样大名鼎鼎的,还有东区食堂的南瓜面包、中区食堂的年货礼盒、西区食堂比脸还大的山东枣馒头、北区食堂的重阳糕等10多种食品。
大学食堂为什么能源源不断做出“爆款网红菜”?这些“网红菜”是如何出炉的?当食堂味道遇上大数据、互联网,又能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在线下,王祚荣是人大北区食堂的主任。每当吃饭的高峰期,总能看见他穿梭在学生中搜集评价。在线上,他也是位有些小名气的“网红”,自从开了微博,他就频繁地和学生互动,讨论食堂又有什么好吃的,他还出过一本名为《人大味道》的书。
原本,北区食堂的一楼只有普通的“大锅饭”,王祚荣发现这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打定主意开设了江南风味窗口,主打蟹黄汤包。没多久,有学生专门跑去他微博留言,“咱们能不能也做点儿青团?”
建议很快被采纳。王祚荣带着食堂的大师傅反复研究了好几轮,去年清明节前,北区食堂一楼推出了这种江浙风味的小吃,大卖20多天。因为全部是现场包、现场蒸,排队等候的学生常常要从窗口站到食堂的大门口。
目前,这款“网红青团”有两种馅儿:蛋黄肉松和松仁豆沙。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品质,王祚荣和师傅们没有选市场里真空包装的蛋黄,而是从咸鸭蛋里现场掏蛋黄;为了调剂豆沙的腻,他们在其中加了金桔碎和松子,调配出一股酸酸甜甜的香味儿。
如果说青团的“爆红”是个意外,那么这一年里,人大食堂里和青团一样陆续火起来的其他美食,证明了这并非只是偶然。
同样是“微博红人”的宋大我,曾是人大调查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这名人民大学的副教授评价自己“热爱美食,热爱生活”,从教学一线调任学校总经理后,他开始“折腾”了。
“温馨人大”是人大后勤的官方微信,也是人大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微信公众号,为提升食堂的服务能力,他们在上面发布了不少有关校园美食的消息,比如新出的菜品、预定试吃活动等。
前不久,还在微信号上发起了“食堂铁粉团”。铁粉团的学生可以深度参与食堂新菜推介、菜品推介和菜肴品鉴环节,同时享受VIP待遇,参加烹饪示范课和实操课。还不定期面向“铁粉”举办烹饪工艺讲座并进行菜肴制作现场演示;开展烹饪实操课或组织“铁粉”进行烹饪技能比赛。
这些学生的意见可以左右食堂的菜品标准。宋大我希望,加入的学生不是浅尝辄止的“食堂游客”,而是真正有见地了解食堂的“资深吃货”。他们对“铁粉”的筛选标准是:每学期参与8次校园美食活动,并且要“打卡”,发社交平台集齐18个“赞”。
“很多时候,美食就是聊出来的。”宋大我表示,食堂和学生应该打破距离,利用各种渠道多进行交流。如今,他们在微信推送的文章里展示新品,也一一披露“网红菜”的制作环节。
宋大我慢慢的发现,很多学生即使没吃到新的食品,也会为食堂“点赞”。已经毕业的校友似乎也远程感受到校园食堂带来的幸福感,还有不少外校人通过这扇窗口知道了人大的“网红菜”。
宋大我学统计出身,最懂得“玩转”数据。开始做学生工作后,他在人大的校园满意度调查里加了与后勤相关的内容:学生的口味偏好、食堂服务问题解决程度,以及“为你最喜爱的食堂打分”等都出现在了问卷上。随后,统计学院的师生会对此进行大数据处理,筛选出最有用的信息。
摸清了口味和需求,剩下的就是宣传和包装了。“网红菜”在新媒体上的推广由新闻学院的学生“操刀”;产品设计则由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的学生自由发挥。
每推出一期新“网红”前,宋大我会带着团队先“见模特”,对一道道做好的菜,观察形状、色泽,再了解其食材、制作的过程,然后拍照,最后品尝。“这样才可以设计出更高质量的文案。”
人大的美食设计和传播借助了这座顶级综合学府的专业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栾轶玫表示,“网红菜”能大火,也恰恰是因为学生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我们过去就是注重单学科发展,是解释问题,但要真正处理问题就必须要跨学科合作。‘网红菜’从学生需求出发,讲好了自己的故事,抓住了传播的规律,才会受到欢迎。”
菜品受欢迎,创新自然更有动力。在新闻学院大二学生张怡然的印象中,近一年里,学校食堂的创新力度变大了,隔不了多久就会推出新的菜品。这也是宋大我期望达到的变化,本周仅周一一天,北区食堂就推出了30多种小吃。
新菜品的背后,是“我是大厨”微信群里长篇大论地研究和琢磨。去年,宋大我把几个食堂主任拉进一个群,平时,他会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好点子随时丢进群里分享,有时候一拍即合,就形成线下的产品。
比如南瓜面包创意达成一致后,中区食堂率先垂范,把面包用细绳勒成条绺状,视觉上接近南瓜模样;北区食堂在馅料上下功夫,把南瓜变成隐藏的“内涵”;东区食堂还加入了香肠元素。“大家争相比试,真没想到校园食堂也能这么活跃。”宋大我感叹。
青团“火”了之后,不少毕业生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下留言,“太遗憾了!我毕业得太早了”。
宋大我发现,青团不仅是在校学生的节日饮食需要,它还象征着一种独特的“人大符号”——已经毕业的学生期望通过品尝寻找校园回忆,学校师生也想和亲友分享这份校园味道。2017年年末,正式策划将散装的青团做成可以售卖的礼盒套装。
3月26日,青团礼盒套装正式推出。用于包装的牛皮纸袋上印着“来自人大食堂的青春记忆”。肉松蛋黄馅的青团叫“此心牵绊”,松仁豆沙馅的青团起名为“相思”,一种新的荠菜鲜肉馅青团也有同样文艺的名字——“千里荠”。
宋大我说,“学校食堂最根本的职责就是满足学生们的就餐需求,保证他们一日三餐的温饱。在此基础上,美味也很重要。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提升他们的校园幸福感,让味蕾的记忆上升到人大的文化表达层面。”
除了产品“走出去”,他们还同时重视“引进来”,为校园食堂补充新能量。去年,宋大我带着创办了“客厨RUC”系列活动,邀请社会和高校餐饮界精英来校交流。
活动由人大5个食堂轮流举办,每个食堂的主任都在暗暗“较劲儿”,他们请来了人民大会堂国宴大师、北京饭店谭家菜主厨、法国厨皇会会员,更不可思议的是保持着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厨师团队。
这个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12期,邀请大厨没有经费。宋大我没想到,会有知名酒店的餐饮部门主动找来,要求进校为学生做菜。
张怡然已经体验过几次客厨菜,她对活动的火爆程度记忆犹新,“几百份一下就卖完了”。现在,她和同学们都守在“温馨人大”的公众平台上,等待客厨活动发布的消息。
宋大我觉得欣慰。他说,原来食堂也曾推出不少新菜品,因为信息不对称,有时候学生很难了解到有关信息,这些菜过了试验期,销量不高就随之下架了。“新媒体传播带来的便捷主要是迅速。学生能快速地了解信息,并且快速地体验、给出意见,我们也能够迅速地作出判断,及时作出调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景烁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3月30日 06 版)
“终于吃到了‘网红’青团!”配上图片,点击发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写下这样一条朋友圈,加入了校园食堂“打卡”的大队伍。
在清明节前夕,人民大学北区食堂制作的青团再次“火了”,平均每天就能卖出2000个。在网络上,来自校内外的网友纷纷转发、评论相关消息,直言“想吃”。3月26日,人大还推出了青团礼盒套装,在线上线下一起售卖。
事实上,青团不是人大食堂制作的唯一“网红菜”。同样大名鼎鼎的,还有东区食堂的南瓜面包、中区食堂的年货礼盒、西区食堂比脸还大的山东枣馒头、北区食堂的重阳糕等10多种食品。
大学食堂为什么能源源不断做出“爆款网红菜”?这些“网红菜”是如何出炉的?当食堂味道遇上大数据、互联网,又能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在线下,王祚荣是人大北区食堂的主任。每当吃饭的高峰期,总能看见他穿梭在学生中搜集评价。在线上,他也是位有些小名气的“网红”,自从开了微博,他就频繁地和学生互动,讨论食堂又有什么好吃的,他还出过一本名为《人大味道》的书。
原本,北区食堂的一楼只有普通的“大锅饭”,王祚荣发现这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打定主意开设了江南风味窗口,主打蟹黄汤包。没多久,有学生专门跑去他微博留言,“咱们能不能也做点儿青团?”
建议很快被采纳。王祚荣带着食堂的大师傅反复研究了好几轮,去年清明节前,北区食堂一楼推出了这种江浙风味的小吃,大卖20多天。因为全部是现场包、现场蒸,排队等候的学生常常要从窗口站到食堂的大门口。
目前,这款“网红青团”有两种馅儿:蛋黄肉松和松仁豆沙。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品质,王祚荣和师傅们没有选市场里真空包装的蛋黄,而是从咸鸭蛋里现场掏蛋黄;为了调剂豆沙的腻,他们在其中加了金桔碎和松子,调配出一股酸酸甜甜的香味儿。
如果说青团的“爆红”是个意外,那么这一年里,人大食堂里和青团一样陆续火起来的其他美食,证明了这并非只是偶然。
同样是“微博红人”的宋大我,曾是人大调查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这名人民大学的副教授评价自己“热爱美食,热爱生活”,从教学一线调任学校总经理后,他开始“折腾”了。
“温馨人大”是人大后勤的官方微信,也是人大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微信公众号,为提升食堂的服务能力,他们在上面发布了不少有关校园美食的消息,比如新出的菜品、预定试吃活动等。
前不久,还在微信号上发起了“食堂铁粉团”。铁粉团的学生可以深度参与食堂新菜推介、菜品推介和菜肴品鉴环节,同时享受VIP待遇,参加烹饪示范课和实操课。还不定期面向“铁粉”举办烹饪工艺讲座并进行菜肴制作现场演示;开展烹饪实操课或组织“铁粉”进行烹饪技能比赛。
这些学生的意见可以左右食堂的菜品标准。宋大我希望,加入的学生不是浅尝辄止的“食堂游客”,而是真正有见地了解食堂的“资深吃货”。他们对“铁粉”的筛选标准是:每学期参与8次校园美食活动,并且要“打卡”,发社交平台集齐18个“赞”。
“很多时候,美食就是聊出来的。”宋大我表示,食堂和学生应该打破距离,利用各种渠道多进行交流。如今,他们在微信推送的文章里展示新品,也一一披露“网红菜”的制作环节。
宋大我慢慢的发现,很多学生即使没吃到新的食品,也会为食堂“点赞”。已经毕业的校友似乎也远程感受到校园食堂带来的幸福感,还有不少外校人通过这扇窗口知道了人大的“网红菜”。
宋大我学统计出身,最懂得“玩转”数据。开始做学生工作后,他在人大的校园满意度调查里加了与后勤相关的内容:学生的口味偏好、食堂服务问题解决程度,以及“为你最喜爱的食堂打分”等都出现在了问卷上。随后,统计学院的师生会对此进行大数据处理,筛选出最有用的信息。
摸清了口味和需求,剩下的就是宣传和包装了。“网红菜”在新媒体上的推广由新闻学院的学生“操刀”;产品设计则由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的学生自由发挥。
每推出一期新“网红”前,宋大我会带着团队先“见模特”,对一道道做好的菜,观察形状、色泽,再了解其食材、制作的过程,然后拍照,最后品尝。“这样才可以设计出更高质量的文案。”
人大的美食设计和传播借助了这座顶级综合学府的专业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栾轶玫表示,“网红菜”能大火,也恰恰是因为学生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我们过去就是注重单学科发展,是解释问题,但要真正处理问题就必须要跨学科合作。‘网红菜’从学生需求出发,讲好了自己的故事,抓住了传播的规律,才会受到欢迎。”
菜品受欢迎,创新自然更有动力。在新闻学院大二学生张怡然的印象中,近一年里,学校食堂的创新力度变大了,隔不了多久就会推出新的菜品。这也是宋大我期望达到的变化,本周仅周一一天,北区食堂就推出了30多种小吃。
新菜品的背后,是“我是大厨”微信群里长篇大论地研究和琢磨。去年,宋大我把几个食堂主任拉进一个群,平时,他会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好点子随时丢进群里分享,有时候一拍即合,就形成线下的产品。
比如南瓜面包创意达成一致后,中区食堂率先垂范,把面包用细绳勒成条绺状,视觉上接近南瓜模样;北区食堂在馅料上下功夫,把南瓜变成隐藏的“内涵”;东区食堂还加入了香肠元素。“大家争相比试,真没想到校园食堂也能这么活跃。”宋大我感叹。
青团“火”了之后,不少毕业生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下留言,“太遗憾了!我毕业得太早了”。
宋大我发现,青团不仅是在校学生的节日饮食需要,它还象征着一种独特的“人大符号”——已经毕业的学生期望通过品尝寻找校园回忆,学校师生也想和亲友分享这份校园味道。2017年年末,正式策划将散装的青团做成可以售卖的礼盒套装。
3月26日,青团礼盒套装正式推出。用于包装的牛皮纸袋上印着“来自人大食堂的青春记忆”。肉松蛋黄馅的青团叫“此心牵绊”,松仁豆沙馅的青团起名为“相思”,一种新的荠菜鲜肉馅青团也有同样文艺的名字——“千里荠”。
宋大我说,“学校食堂最根本的职责就是满足学生们的就餐需求,保证他们一日三餐的温饱。在此基础上,美味也很重要。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提升他们的校园幸福感,让味蕾的记忆上升到人大的文化表达层面。”
除了产品“走出去”,他们还同时重视“引进来”,为校园食堂补充新能量。去年,宋大我带着创办了“客厨RUC”系列活动,邀请社会和高校餐饮界精英来校交流。
活动由人大5个食堂轮流举办,每个食堂的主任都在暗暗“较劲儿”,他们请来了人民大会堂国宴大师、北京饭店谭家菜主厨、法国厨皇会会员,更不可思议的是保持着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厨师团队。
这个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12期,邀请大厨没有经费。宋大我没想到,会有知名酒店的餐饮部门主动找来,要求进校为学生做菜。
张怡然已经体验过几次客厨菜,她对活动的火爆程度记忆犹新,“几百份一下就卖完了”。现在,她和同学们都守在“温馨人大”的公众平台上,等待客厨活动发布的消息。
宋大我觉得欣慰。他说,原来食堂也曾推出不少新菜品,因为信息不对称,有时候学生很难了解到有关信息,这些菜过了试验期,销量不高就随之下架了。“新媒体传播带来的便捷主要是迅速。学生能快速地了解信息,并且快速地体验、给出意见,我们也能够迅速地作出判断,及时作出调整。”